目录

加入书架

诗令酒家剑醉人

工作室:苗疆公子发布作者:苗疆公子发布时间:2023-10-24

  长安,醉仙楼。

  一袭白衣手持折扇漫步而行,却停在醉仙楼的门前,他仰望酒楼匾额,更觉醉仙楼三字特显眼。他嘴角微扬,跨步走了进去。

  此刻,一位白发苍苍的花甲老叟,坐于堂上正讲述大唐遗事-安史之乱。

  书正说到安庆绪趁安禄山双目失明酒醉之机,唆使李猪儿进入营帐,手起刀落,便结果了这乱唐贼子,好不痛快。

  一片安静的店里便有客人高呼痛快,但目光与注意力全都集中于十步开外的说书人身上。

  那是一位六旬老叟,身着一件素袍,一头白发老态龙钟,一双炯炯有神的眸子却显得神彩飞扬,仙风道骨。

  老叟捋了下白须,高声说道:“要知安庆绪是否能夺取大唐江山,且听下回分解。”

  醉仙楼的客人正听得津津有味,又那里肯让老叟走,还要老叟再说一段。

  白衣人在角落找一张桌子坐下,折扇轻轻在桌上敲击两下。坐在旁边的店小二才发觉,身边不知何时多了一位公子。

  “客官,您想要点啥?”

  白衣人微微一笑,“醉仙楼可是当年青莲居士常来之地,‘醉卧长安酒家眠,天子呼来不上船。’哪自然是店里的陈酿美酒了。”

  白发老叟突然望向白衣人,四目相对,相视而笑,“好吧!老夫今日就破个例,说一段酒与诗,诗与剑的江湖故事…”

  话说万山峻岭的西南苗疆,有一条清澈如玉,冰凉刺骨的河流,名曰:赤水。它绕过万丛峻岭,弯弯曲曲,奔驰向东,却哺育了两岸智慧勤劳的人民。

  这赤水河,什么最有名?不是这里的鱼,也不是这里美女,而是酒。酒是赤水河畔的精华,更是一种精神。

  家家户户都有他们独特的酿制方法,也由此酿制出了不同香味型的酒。

  赤水河上有个茅台村,这村里便是与酿酒为业,形成了家家制酒,户户陈酿。这里与中原相隔万里,但酒商还是会来到此处,航运至中原出售。

  茅台村三里的对岸,有这么一家酒肆,说是酒肆,还不如说是个为路人歇脚乘凉等候渡般的一个渡口凉亭。

  酒肆掌柜叫阿贵,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汉子。每日起早贪黑,就希望每日来往的商客多些,喝几口自家的陈酿,赚个小钱养家糊口。但在这种地方,往来客商本来就不是很多,所以他更无钱请伙计。一个人又是掌柜又是伙计的担起了这家酒肆。

  这日,酒肆照常营业,商客不是很多,但也够阿贵忙碌一阵的。渐渐的日斜西山,已是申时。阿贵就要收了桌凳回家,却发现还有一位客人醉卧在桌上。

  他一身白衣,腰间悬挂一柄长剑,一个酒葫芦,身背黑包袱。阿贵依稀记得,他是午时过来的,不像其它商客三五人接伴而行,他没有同伴,就独自一人。要了三坛酒,便丢下五两银子说,“把葫芦灌满,其它的算余下的酒钱,不知可够?”

  阿贵那里见过如此多的钱,自知遇上了财神,早已笑得合不了嘴,“多了多了!”

  白衣人呵呵一笑,“苍山路遥遥见山,清水折弯弯曲水。酒旗飘逸风知晓,店家笑露银多了。”说罢,揭开酒坛就灌入口中,喜悦道:“好酒,好酒!”

  酒肆里的客商渐渐多了,阿贵也没时间去搭理他,正忙着送酒倒茶。又听见白衣人高声喝道:“店家,再上三坛。”

  阿贵送上了酒,劝说道:“客官还是少喝些,此酒后劲大,怕一会儿不好乘舟渡岸。”

  “无妨,无妨。店家只管上酒,管我做甚!如那银两不够,我这还有。”白衣人说罢又从腰间摸出一锭黄色银子重重砸在桌上,引来了一旁在坐的所有客商的目光,都默不作声盯着白衣人和银两看。

  这么大的银两阿贵还是第一次见到,自己琢磨这至少也有十两,他这一辈子也赚不了这么多钱。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,这并非什么十两银子,而是十两金灿灿的金子,值白银一百两。

  白衣人眯眼凝望阿贵,嘴角微扬,发出一声冷笑,“不够是吧!”把包袱往桌上一扔,几锭金银露了出来。

  阿贵那里见过这么多金银,先是一愣,而后慌忙把包袱给收好,好心说道:“客官请收好,刚才您给的银两就足已买下我十间酒肆了。但我是奉劝客官,财不可外露,不然必有…”

  “好了,好了,店家只管上酒便是,其它你莫管。”

  阿贵听他如此说,也不再理会于他。

  白衣人又高歌道:“世人皆言金银好,怎知钱财也烦恼。辛苦劳作皆为它,生死茫茫谁带了。”

  

  “客官醒醒,收铺打洋了。”

  白衣人醉醺醺睁开双眼,面对阿贵是答非答,“是该醒了,我等的舟来了。”

  阿贵自然知道这赤水河的渡船过了末时就不再开渡,此时已经是申时,为何他还说舟来了。阿贵还是疑惑的望向河面,却无一艘船只。回头时,却见八条黑衣大汉手提大刀往这边走来。

  白衣人对阿贵笑了笑,“今日借贵宝地用上一用,店家你最好找个地方躲上一躲。”他边说,边打开葫芦,灌下了一口酒,“好酒,纯而甘甜,润滑而爽口,真乃好酒。”

  阿贵看见这架式,双方必有一场恶战。早已经躲藏到杂草丛中,一想到双方刀剑相向的场面,他便是瑟瑟发抖,心差点就蹦了出来。好奇心还是驱使他偷窥酒肆发生的一切。

  白衣人的剑在斜阳下闪闪发光,只见他身随影动,剑光所到之处便是黑衣人的哀嚎、倒下。刀光剑影飞逝间,人倒血飞溅。

  许久,只见那白衣人横剑而立,丢下身上的包袱,拂袖而去,远处传来高亢激昂的歌声:“东流河畔远近阳,西照满天霞。借酒力拔泰山鼎,剑斩妖邪东篱下。踏破万峻山峦缺,大漠苍狼灭。只愿天下归一统,悬葫挂剑伴歌闲。”

  老叟说到此处,便顿了顿,问道:“诸位看官可知那八条大汉是谁?”

  众客官都摇头,便有的人催促老叟快些说明,老叟笑道:“那诸位可听说过,一剑挑八鬼?”

  “莫非先生所说的就是名震江湖的南疆之战-一剑挑八鬼?”在坐的众人便议论开来。

  “南疆八鬼杀人抢劫,作恶多端,这也是他们应得的报应。”

  “是啊,没有白衣人显露金银,那八鬼也不可能出现。那白衣人真不简单啊,乃当世英雄啊!”

  “听说,朝廷全国通缉八鬼,已经在江湖消失三年之久,没想到却躲在苗疆。”

  “但先生所说的却和我们听说的怎么不一样?”

  老叟望向店小二,笑道,“小二哥是否已经忘了给客人送酒了?”

  店伙计经他这么一说,才如梦初醒,转身已发现白衣人早已离开。

  老叟望着街道上消失的那袭白衣,暗道,“南山书院主白衣候郭旭,幸会幸会了。”

  老叟又是一笑,“你们所听到的故事又是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了,要知故事如何,请听下回分解!”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 

添加表情
全部评论
全部0条

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